以ITIL为基础的ITSM软件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如何呢?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8日
目前国内想做ITSM的企业似乎越来越多了,原因是因为ITSM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很多做ITSM软件的公司以前很多是先给国内客户实施国外四大的产品后逐步模仿发展起来的,所以如果有公司想做这块那还是先摸清对手们已经发展成什么样了。
说说国外四大的软件在国内的问题吧,其实从大家了解的情况看四大的东西,由于其管理思路较国内需求差异较大,并不太受国内用户青睐,大家还是因为其稳定性和高效性忍受地用着,要不用其他的软件如果漏报了重大故障,那谁也吃不消。
至于怎么通过差异化来发展这块市场,不能说没有机会,从发展思路上有几点想法,跟大家分享:
一、软件产品要足够稳定可靠,功能简单点并没什么,这点可以说是国内做实时软件最大的软肋,功能都能研发出来,但是真正没内存泄漏一年不用重启的软件简直遇不上。
二、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型与方法,不能仅跟着客户的需求做,往往最后做出的东西是垃圾,真正的管理的柔性与解决根本问题的能力能抽象成模型后才能成为能逐渐积淀和迭代发展的基础,要不然只能是修修补补地翻烧饼。
三、集成友好,这块是国外四大家的产品做得好也做得差的部分,做得好是说它们都有集成能力,做得差是因为其实基于他们之上做的集成一般成本都较高,也有较大部分不愿意公开出来。
四、云运维时代,非实时功能必须走SaaS路线了,赢领的ECO-ITOM早已推出了这样的服务。
从ITSM的实现来讲,如使用国外ITSM,需要购买国外的一系列的软件,并进行复杂的配置连接,实现成本较高。而国内的系统则可以直接购买一套,基本上大大小小的功能都包括了。国外软件一般要求规范流程,按照手册去使用,比较死板,现实中经常会遇到上级领导按照流程执行,然后又要求我们按照特例办理,这时候就会比较头疼,国内的软件或许这方面考虑的比较多,兼具规范性和灵活性。
据我所知,众多国内ITSM软件,也有做的不错的。赢领ECO生态云运维平台,是基于ITIL规范、结合国内客户实际研发出的监控与运维一体化平台。面向政府、媒体、医疗、教育、制造业等行业,凭借其技术创新能力、丰富的产品线、高效的实施团队以及遍布全国分支机构的本地化服务,使得赢领ECO在全国各地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ITSM产品国内国外都有,品牌知名的价格就高一些,小众品牌可能在功能上没那么强大或者丰富,但性价比高。其实国内外的ITSM各有利弊,取长补短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一开始盲目地听从大众的评论或者是随意选择一款出名但却没那么适合自己的产品。另外国外的开发成本远远高于国内的开发成本,毕竟同样的程序员,肯定是国外的成本高效率低。
软件产品并不像手机汽车一样,生产出来就可以直接使用,软件产品在具体应用到企业的时候,还需要功能配置和一定的二层开发,因此选择国内市场的产品有很多优势,不能盲目迷信国外软件。在ITSM项目的实施及后期维护过程中,都可能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厂商的技术服务人员要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出色的响应速度,这正是本地化公司及产品的优势所在。